蒼松垂肅,翠柏凝春,草原悲泣,長河哀蕩!今天,我們懷着無比沉痛的心情,悼念中國共産黨的優秀黨員、德高望重的知名學者、中國民族教育界資深專家、我們最敬愛的老師、原内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系主任紮巴先生。
先生患病數年來一直堅持工作,同疾病作了頑強的鬥争。由于病情惡化,醫治無效,于 2020 年 4 月 20 日 6 時 35 分不幸逝世,享年 83 歲。紮巴先生為了黨的教育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内蒙古師範大學,獻給了内蒙古的教育事業,獻給了他熱愛的教師這一崇高職業。
紮巴先生 1937 年 12 月 7 日出生于内蒙古原哲裡木盟科爾沁左翼後旗巴雅斯古朗努圖克塔林格爾村一個蒙古族家庭。在家鄉讀了四年小學後,從 1951 年至 1955 年先後在哲裡木盟蒙古高小、哲裡木盟巴彥塔拉中學讀書。1955 年至 1957 年在内蒙古師範學院曆史科學習,1957 年 9 月至 1961 年 7 月,在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系學校教育專業學習,1961 年 6 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61 年 7 月回到母校—内蒙古師範學院參加工作。
1961年至1979 年,先生主要從事公共教育理論課教學工作, 期間曾任公共教育理論教研室副主任,内蒙古師範學院函授部副主任等職。1979 年至 1981 年,承擔恢複重建教育系籌備工作,并擔任籌備組組長、黨支部書記。1981 年至 1988 年擔任教育系主任。期間,1981 年招收了首屆學校教育專業 32 名本科生;1983 年創建内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1984 年重建學前教育專業并招收首屆本科生;1985 年組織申請并獲批了課程與教學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學位授權點;1985 年取得了碩士研究生導師資格;1986 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并先後擔任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授權點主任;1988 年晉升教授。之後,主要從事研究生教育和教育科學研究工作,1998 年起主要承擔《蒙古學百科全書·教育》主編工作。1994 年開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先生曾兼任内蒙古師範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内蒙古師範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内蒙古自治區高等學校蒙古文教材編審委員會教育與心理學科組組長,内蒙古自治區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内蒙古自治區名詞術語委員會教育與心理學科組組長,内蒙古科學育兒基地專家組組長,中國兒童發展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兒童教育學研究會理事兼跨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
先生是蒙古族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的主要奠基人,是内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系和教育科學研究所的主要創建人,也是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授權點的主要創建人。為了内蒙古師範大學教育系的建設和發展,先生嘔心瀝血、廢寝忘食, 以時不我待、隻争朝夕的精神描繪着教育系的發展藍圖。他親自制定人才培養方案、讨論編制教育系建設發展規劃,聯系相關院校引進人才、培養人才,親自撰寫申報碩士學位授權點材料,親自參加學生文化活動……。短短的幾年内,教育系在師資隊伍建設、課程與教材建設、專業與學位點建設和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走在了自治區乃至全國兄弟院校的前列,為教育學科、心理學科建設和更高層次人才培養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執教半個多世紀以來,先生悉心鑽研教育科學理論,筆耕不綴,成果豐碩。他精心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說,把科學的教育思想與蒙古族教育的實際相結合,圍繞蒙古族兒童心理發展特點、蒙漢雙語教育、民族教育發展戰略以及蒙古族教育與心理學人才培養等問題,先後發表了 20 餘篇論文,闡述自己的見解。他堅持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堅持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相結合的思想,堅持把共産主義理想、信念和價值觀教育滲透到人格教育的思想,堅持民族教育的現代化、國際化與中國化相結合的思想,堅持民族教育優先重點發展的思想,堅持高等教育要以教學、科研和人才培養緊密相結合的思想開展教育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成績卓著。
在十分繁重的管理工作之餘,為填補蒙古文教育學、心理學教材之空缺,先生先後撰寫出版了《心理學》(1981)、《兒童心理發展概論》(1981)、《心理學基本理論與教學工作》(1983)、《簡明心理學詞典》(1989)、《漢蒙對照心理學名詞術語》(1989)、《學校心理學》(1994)、《教育學》(1996)等十餘部在蒙古族教育史上具有奠基性意義的教材、著作和專業工具書,滿足了全區乃至全國八省區蒙古語授課學生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需要,也為後期蒙古文教育學科、心理學科教材建設奠定了基礎,做出了示範。
先生和他的同事們創建了教育系,并為教育系、教科院以及後來的教育學院和伟德官网地址多少的發展奠定了厚實的思想、作風和師資基礎。1988 年他轉移工作重心,主動辭去系主任職務,集中精力專門從事教學研究、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工作。這一工作重心的轉移,不僅為他進行專門研究和人才培養保證了時間和精力, 也為年輕幹部的脫穎而出創造了條件。先生光明磊落、不計名利、薦賢舉能、甘為人梯的品格在當時傳為佳話,也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産黨員甘于奉獻、主動擔當的精神風範。
1998年之後,先生作為内蒙古師範大學教授和《蒙古學百科全書·教育》主編,全身心投入組織領導和編篡“百科全書”工作中。在編篡“百科全書”長達十餘年期間,先生夜以繼日、廢寝忘食地工作,不僅親自撰寫幾十萬字的概述文章和“全書”教 育科學條目,還親自校對、統稿 190 多萬字的鴻篇巨制。在這期間,他不知度過了多少個不眠之夜。先生身患癌症,再加上年事已高、疲勞過度,曾幾次住院接受治療。即使在醫院接受治療, 他仍不聽醫生勸阻,“固執”地校對、修改相關稿件,用他的話說是與閻王爺争奪時間。這番樸素而具有哲理的話,充分體現先生對死亡的态度、對生命意義的理解。由于他執着努力、卓越領導力和人格魅力,這部在蒙古族曆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蒙古學百科全書·教育》得以正式問世。此書的出版,凝結了先生太多的心血和期盼,也深刻體現了先生對民族教育事業的無限鐘情與熱愛!
先生高尚的師德修養、突出的科研成就和對民族教育事業的獻身精神,得到了學校、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曾榮獲自治區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教育部優秀教材二等獎、烏蘭夫蒙古語言文字獎。鑒于對教育事業的突出貢獻,先生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他的業績被載入各類國内外名人錄,得到廣泛傳播。值得一提的是,2019 年學校授予先生特别貢獻獎,以表彰他對内蒙古師範大學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所做出的卓越貢獻。
先生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取得了輝煌業績,表現了對黨的教育事業赤膽忠心,對科學、對真理、對知識的不懈追求,表現了一個共産黨人的高風亮節和堅強黨性,表現了一個蒙古族兒子的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先生是一位有獨立治學精神的思想者,是中國當代知識分子勵志成才、報效祖國的先進典範,是每一個當代知識分子,特别是青年學子學習的榜樣。
作為黨培養的當代知識分子,先生始終忠誠于黨的教育事業, 堅定地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自覺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穩定大局。自覺的把個人的理想抱負同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在報效祖國和人民的工作實踐中探尋人生的真谛,實現人生的價值。
先生為人正直,公道正派,一身正氣,胸襟開闊,淡泊名利。 他識大體,顧大局,以事業為要,以團結為重,在各方面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做出表率。離開工作崗位後,先生仍然滿腔熱忱地關心、指導和支持教育系和教育科學學院的工作,為教育系和教科院以及後來的教育學院、伟德官网地址多少的改革發展建言獻策,使各項工作得到持續、穩定、健康的發展。
一位心中“無我”的草原雄鷹,一位赤膽忠心的一代名師—紮巴先生與我們永别了,他的一生是奮鬥的一生,精彩的一生,是值得驕傲的一生。先生的逝世,使内蒙古師範大學失去了一位優秀的民族幹部和傑出的學者!也使民族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風範永存,先生千古。悼念先生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化悲痛為力量,學習他那不知疲倦、忘我勞動的工作精神;學習他治學嚴謹、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學習他愛校如家、愛生如命的教育情懷;學習他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人生态度;學習他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高尚品格;學習他熱愛教育事業、始終以培養人才為己任的崇高責任感;學習他搶抓機遇、謀劃未來的戰略眼光。先生的精神風範将永遠被我們銘記!
我們永遠懷念先生。他深邃的思想和獨特人格魅力是我們人生的航标,他慈祥的音容笑貌永遠銘刻在我們心中。敬愛的先生,您安心走吧!那裡有一望無際的大草原和藍天白雲,您可聽到天邊的“努恩吉雅”!那裡有思想的聖壇,可以看到您智慧的光芒再現!您滿臉笑容揮揮手就走了,您走得那麼從容,給我們留下無盡的思念!您高尚的品德、崇高的精神、光輝的業績都是我們繼續前進的寶貴财富。您那和藹的笑容是我們永遠的記憶。我們将秉承您的精神,沿着您開創的民族教育道路開拓前進!先生,您安息吧!我們永遠懷念您!